重庆大学熊忠阳教授作《重庆大学教育信息化思考与实践》专题报告
 

12月8日,教育部2016年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班开班第三天。下午4点,重庆大学熊忠阳教授于重庆大学B区第二综合楼212报告厅作了《重庆大学教育信息化思考与实践》专题报告。

  _MG_7367.JPG

报告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入,深刻分析了互联网当前局势,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新要求。熊忠阳提到,国内高校信息化与国内企业信息化及国外高校信息化相比,无论是信息化的理念、系统架构,还是管理体制,国内高校的信息化仍处于落后阶段。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学校都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积极倡导建设智慧校园,IT企业更是推波助澜。但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之间还应要有一个“互联网+校园”发展阶段,让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基于互联网进行,高校信息化就会产生质的变化,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才会真正到来。

   

熊忠阳从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主要需求、总体使命三方面展开,结合智慧校园的“场景”与“愿景”,详细介绍了重庆大学智慧校园规划情况。他特别指出,重庆大学需要信息化支撑的发展战略关键点在于增强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科研支撑条件建设、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资源筹措能力、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平安校园、扩大社会服务。

 

针对高校IT治理,熊忠阳强调,要完善信息化议事决策架构、信息化管理架构、信息化建设推进架构、信息化服务师生架构、信息化服务支撑架构,构建均衡的多群体参与信息化机制,明确让最广泛群体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决策是IT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要义,要完善数据治理体系,转变信息化建设观念,从管理为主转为服务为主,要明确部门信息化建设职责,各部门从“软件系统开发”转变为“管理数据应用和梳理业务流程”。

 

围绕高校信息化模式的探索,熊忠阳谈到,在“互联网+”、智慧校园等新形式下,必须在项目招标、公司合作等方面创新管理模式,降低建设风险,提升建设效率和水平。结合重庆大学“互联网+重大”建设方案,熊忠阳还重点介绍了“大平台微应用”模式的推进情况,进一步指出要以用户和服务作为中心,实现用户服务一站式和一体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核心功能的深度融合。

熊忠阳说到,高校信息化应用场景要服务于高校业务,要明确好信息化服务重点,建立多层次数据服务中心,构建网上一站式服务大厅,多部门协作,实现“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张表单告知、一个流程审批、一次性结账”的服务方式,构建个性化服务体验。

 

最后,熊忠阳就重庆大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情况作出了汇报。“十二五” 期间,重庆大学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基础设备和信息资源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构建高清互动超大视频平台、网络教学服务平台、联盟化课程文献中心平台,发起成立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前,重庆大学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阶段性工作,正在向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及加强资源建设方向发展。

重庆大学 版权所有2012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400044